笔趣阁(biquge2345.com)更新快,无弹窗!
,彩旗猎猎,笑声喧哗。但这热闹之下,藏着令人窒息的虚假感??每一个学生的动作都太过标准,每一句交谈都像是排练过千百遍。他们的影子在阳光下淡得几乎看不见。
她要去找李砚秋。
语文老师常年住在学校老教学楼顶层的办公室,据说那里堆满了学生交上来却从未发回的作文本。林小满穿过操场,经过曾经办黑板报的走廊,路过那棵她和苏晓偷偷埋下玻璃瓶的樱花树??如今树根处插着一块木牌:**“禁止回忆”**。
老教学楼门扉半开,铁链虚挂,仿佛特意为她留下入口。
楼梯吱呀作响,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与霉味混合的气息。第三层尽头,那扇熟悉的木门上贴着一张便签:
**“批改中,请勿打扰。”**
林小满推门而入。
房间比记忆中大得多,书架延伸至看不见的高处,层层叠叠全是作文本,封面上写着不同年级、不同名字,但内容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:**《最难忘的一件事》**。
办公桌后坐着李砚秋,灰白头发扎成低髻,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。她正在用红笔批阅一篇作文,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格外刺耳。
“你来了。”她头也不抬,“我知道你会来。毕竟,你是我写评语最多的学生。”
林小满站在门口,心跳加速。
“老师……您也被困在这里了吗?”
李砚秋放下笔,抬眼看向她:“困?不,我是自愿留下的。因为这里,还保存着你们真实的文字。而在现实里,它们早被遗忘、销毁,或当成垃圾处理掉了。”
她翻开一本作文集,指着其中一页:“你看,这篇写的是父亲家暴,结尾却被家长要求改成‘家庭和睦’;这篇记录母亲自杀当天的情景,班主任说‘太阴暗’,打了零分。而你……”
她抽出一本泛黄的本子,封面上是林小满十六岁时娟秀的字迹:
**《火灾那天,我没有救它》**
林小满浑身一震。
她从未把这篇作文交给任何人。那是她在火灾后三个月写的,藏在枕头底下,后来连她自己都以为丢了。
“你怎么会有这个?”她声音发抖。
“因为你的心,把它留在了这里。”李砚秋轻声道,“每一个无法说出的故事,都会在这个领域找到归宿。而我,是这些故事的守门人。”
林小满接过作文本,翻开第一页。熟悉的句子跃入眼帘:
>“墨墨抓了我的裤脚,我很慌,踢开了它。我以为它会跑出去……可是没有。火太大了,门关上了。我抱着妹妹逃出来,回头看了一眼,书房窗户炸开,有黑烟窜出来。那一刻,我才知道……我把它锁在里面了。”
她读着读着,泣不成声。
“你当年为什么不交上来?”李砚秋问。
“因为……没人能理解。”林小满哽咽,“我妈刚走,我爸酗酒,妹妹病弱。我说出来,只会被认为是在博同情,或者心理有问题。所以我把它烧了。”
“但它没消失。”李砚秋站起身,走向书架深处,“有些真相,烧不掉。就像有些责任,躲不开。”
她取出两个盒子,一个是铁皮饼干罐,另一个是透明水晶容器。
“这是你十六岁时的灵魂碎片。”她指着水晶盒中一团微微跳动的蓝光,“它一直在这里等你回来。因为它相信,总有一天你会愿意面对这一切。”
林小满怔住。
那个年纪的自己,敏感、封闭、自责成疾,却还在日记里写下:“如果我能再勇敢一点,也许就能救下它。”
“老师……您为什么也被困住?”她忽然意识到什么,“您并没有犯错。”
李砚秋笑了,眼角泛起细纹:“因为我没能保护你们的声音。明明看到了痛苦,却只能写下一句‘你的心像锁着铁门的图书馆’,然后打个B+。教育体制不允许我深入追问,社会规则告诉我‘别管太多’。于是,我把所有未完成的对话、未回应的情感,全都封存在这栋楼里。”
她摘下眼镜,露出一双布满血丝却异常清澈的眼睛:
“所以当我进入这个领域时,我选择了留下。哪怕成为执念的载体,我也要替那些说不出话的孩子们,守住最后一片真实。”
林小满跪倒在地,泪水砸在地板上。
“对不起……如果不是我逃避,也许您就不会被困在这种地方。”
“这不是你的错。”李砚秋蹲下身,握住她的手,“但你要记住,真正的救赎,不是承担所有罪责,而是让那些被压抑的声音,重新被人听见。”
林小满抬头,望向水晶盒中的蓝光??那是十六岁的自己,蜷缩着,抱着膝盖,眼神充满恐惧与期待。
她伸出手,轻轻触碰容器。
一瞬间,记忆如潮水涌来:
-她躲在厕所隔间写作文,听见同学笑她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