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[切换至繁体版]
返回

第29章 藏拙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笔趣阁(biquge2345.com)更新快,无弹窗!

高了些,你看,这就‘落枕了’,哈哈哈……”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29章藏拙(第2/2页)
    杨灿听得很是无语,大哥,你有枕吗?
    哦,如果那床沿儿下边的脚踏也算枕头的话……
    罢了,夫纲不振,也就只能如此“自强”了。
    大家都是男人,看破不说破,也就是最大的善意了。
    两人这边说着话,来喜和旺财就把两口箱子抬进了书房。
    李有才跟杨灿吹嘘了一通小娇妻对他是如何的体贴备至,便得意洋洋地带着来喜告辞了。
    杨灿叫旺财沏了壶茶送到书房,把两口箱子打开,里边的账簿资料全都拿了出来。
    按照不同的田庄、不同的类别和封皮上的时间顺序,那些账簿码放有序。
    杨灿初时还担心自己看不明白,不料把那簿册打开细细一看,却发现非常简单。
    这个年代的账簿大多都是单式记账,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收支,俗称“流水账”。
    稍微复杂一些的账簿,也就是采用了“三柱式”记录,收入减支出等于结余的方式。
    至于复式记账,就连其雏形,比如龙门账、四脚帐,在这个年代也还没有发明呢。
    因此,以杨灿所拥有的现代学识,稍稍适应一下这个时代的账簿计算单位、特殊术语和书写习惯,不用什么人教,他也能一看就懂。
    比如帐上写着“天字五号,腊月初三,收陈员外丝价银叁两捌钱。付,伙计工食银五钱。”
    换成白话就是“5号凭证,12月3号,收入丝绸销售3.8两,支出工资0.5两。”
    杨灿只花了一刻钟的功夫,就基本搞懂了这些账簿的记帐方法以及上面各种专用术语的含意。
    随后,他便扯过一张纸来,用戒尺画出表格,然后一边看一边逐项填写统计起来。
    做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普通人,虽说各方面都谈不上精通,但各方面都有所涉猎。
    这么简单原始的账簿,哪怕他不是会计,也比古人整理统计的方式来的高明。
    于家二脉交出来的这些田庄土地和蓄牧场,经营形式单一,做表记账一目了然,统计起来也十分迅速。
    不过一个多时辰,杨灿就已经整理出了几大本子账簿,通过这些统计,对于自己将要掌握的产业渐渐有了了解。
    这一来,杨灿心里就有了谱儿,这些账,难不住他。
    杨灿轻轻叩着桌面思索了一阵儿,既然知道这些帐簿难不住他,那就不急了。
    眼下,他可不想把账很快拢个明白,因为他未来怎么走,往哪个方向走,现在还要等一件事尘埃落定,那就是……
    索缠枝是否有孕。
    在这件事确定之前,杨灿宁愿苟着,再等等看。
    况且,他拢账的办法也不打算张扬出去。
    这法子传出去,他顶天也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账房、书计、钱谷师爷。
    可他现在的起点就已经比这更高了,没必要。
    不让人知道他有这样一种本领,反而会更显得他高深莫测。
    而且,在他那位好兄长李有才心里,他光是把这些账目拢算明白、弄个清楚,没有一两个月的功夫怕也办不到。
    那就让李大执事误判好了,这样他就能掌握更多主动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杨灿脸上露出一丝黠笑。
    他把自己那张超越时代的“统计表”锁进了柜子,钥匙挂在腰间,其他账簿往案上随意一散,便走了出去。
    他打算去找李账房,请李大目帮忙整理账目,坐实了他不会理账的情况。
    李大目对杨灿的要求自在是满口答应,更不要说是请求帮忙了。
    杨灿是二执事,本就是他的上司,安排他去整理这些账目,他也无话可说。
    李大目道:“杨执事尽管放心就是了,这本就是在下份内之事嘛。
    不过,少夫人眼下正梳理内外账目呢,在下也不敢怠慢了。
    等把少夫人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了,在下马上就去梳理那些账目。”
    杨灿一听,便笑道:“六大田庄、三大牧场,倒也不必一下子都拢的清楚。
    丰安庄离咱们天水城最近,就劳烦李先生先把丰安庄的账目拢出来就好。”
    李大目满口答应,笑容可掬地把杨灿送出账房。
    他回到房中坐下,便拉开了自己书案下的抽屉。
    里边有两枚金饼子,每枚金饼子重约半斤。
    李大目拿出一块,用拇指肚摩挲着金饼子,喃喃自语道:
    “杨二执事,不是李某不想帮你,只是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呀……”
    李大目口中这个“他”,正是丰安庄庄主张云翊。
    张庄主今日拜山来了,就比杨灿早了一步。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