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[切换至繁体版]
返回

第3章 超自然机修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笔趣阁(biquge2345.com)更新快,无弹窗!

必须要把人手补齐才能接到有足够价值的工作。
    三是列车的武备不足,已经应付不了现在的袭击强度。
    随后宣布给大家放三周假,他想办法修车招人改造升级,三周后回到驻地集合,期间工资照发。
    货主支付的尾款,加上保险公司预期的理赔,去掉抚恤金和乘务组报酬之后,如果没有神秘刺青带来的折叠车站,剩下的钱连修车都不太充足,更别提招募人手和升级武备。
    这大概也是在曼弗里德死后,乘务组没有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,反而推举李铁出头顶门立户的原因。
    因为车组的财产就只有这一列形容凄惨的列车,由于频繁遭遇撞击、爆炸和锅炉过载,却一直没有彻底修缮,机车已经接近大破,转向架也有残损,想卖也没人接手,卖了也不值钱。
    接下来几天时间,李铁假借送修的名义将列车收进折叠车站,在账上支钱购买了燃煤、废铁和其他修复机车所需的物资,将全列机辆依次送进机修车间里跑工时。
    除了正常去车站点卯,处理理赔、抚恤、葬礼等一系列的事情,剩余的休息时间和精力,全部投入对折叠车站的试验研究上。
    主要目标是验证这个车站空间没有详细说明的某些规则,尤其是折叠后和再部署的物品变化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一次试验,他在折叠车站外面,就近捡拾了一些没有价值的杂物,带进车站。
    站外选择折叠,折叠后马上重新部署。
    进站查看,所有杂物都在,没有任何遗失和变化。
    试验推论:外来物品在站内折叠后,不会受损或遗失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二次试验,紧接第一次,他带进去几样精心选择的物品——刚撒了盐的西红柿,湿润的盘子,运行的摆钟,点亮的提灯。
    站外选择折叠,一天后,将折叠状态的车站再次部署。
    进站查看,所有物品就像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,没有变化——撒盐的西红柿没有被腌渍出水,盘子上的水渍没有蒸发,摆钟的时间没有变化,提灯的灯油没有损耗。
    试验推论:车站折叠后,站内时间无限趋于静止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三次试验,他用数量不等的糖果做报酬,让工人村的熊孩子替他四处搜罗了一些活物。
    包括一条蚯蚓、一只蚂蚱、一条泥鳅、一只麻雀,一只老鼠。
    以及他自己准备的一碗泡出芽的豆子,一株生虫的莴苣,和一杯已经有浮沫的浑浊死水。
    在站内妥善安置后,出站折叠,又再次部署。
    马上进站查看,虫、鱼、鸟、兽都死了,等待数小时没有复苏迹象,对针刺也没产生应激反射。
    莴苣当天开始打蔫,最后倒伏枯萎,未发生腐烂;叶背附着的虫卵失去光泽,变色脱落。
    豆子停止出芽,多次换水后芽尖脱落。
    生水经过静置后,水体由浑浊转为澄清,浮沫消失。
    试验推论:任何形式的生物,在车站折叠瞬间都会被剥夺生命活性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四次试验,他从站内铁路线上拆掉了两根铁轨,一根扔在道床旁边,另一根带出车站。
    除此以外,他还在道床旁边挖了一个小腿深的植树坑。
    车站折叠时,拖到站外的那根铁轨倏然消失。
    部署后走进车站,被拆掉的两根铁轨和植树坑,已经恢复如初。
    试验推论:站内地貌和设施,无法永久改变,一旦折叠就会重置;构成车站本体的物质会被车站标记,即便被人带出站外,也会在折叠时回收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五次试验,为了证实车站回收本体物质的距离,是否与干涉范围有关,他又做了一次补充试验。
    他在站内铁轨接缝处,拆下一些相邻的螺母和紧固件,又在机修车间拿了两样小工具,随手扔进一列路过的敞口货车里,然后回去午休。
    午休结束,估摸敞口货车离这里起码有一百公里,重复折叠再部署的操作,进站查看,那一片被拆掉的零件已经恢复原样,车间里拿走的工具也回归原位。
    试验推论:我要找到你,不管南北东西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推论总结——
    部署状态下,与现实空间没有差异,能正常进行人员和物资的交流互动……为所欲为,百无禁忌。
    折叠状态下,车站空间仍可正常放置外来物品,期间无法存取,剥夺一切生物活性……强效除菌!杀虫!灭鼠!
    折叠时会自动回收流失在外界的本体物质,自动重置站内被改变的设施与地貌……卖掉的鹦鹉又自己飞回来了?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
    试验过程中,李铁在环绕小镇的矿渣丘陵里捡了一个从高处滚落昏迷的熊孩子,在村子里没见过,只能带回车站,结果居然是新来的旧废堆场管理员已经找了一整天的儿子。
    一个无以为报,一个刻意结交,两人私下里的关系,在这样的基调下越发热络,老马——也就是马克西米连,报废场的管理员,甚至要把“斯塔林”这个名字,加在他儿子的名与姓中间。
    通过老马的关系,李铁在报废场里挑挑拣拣的凑了几辆锈迹斑斑,但是外观和结构完整,还能勉强拖行的报废车厢。
    象征性的交了点钱,在无人时拖进折叠车站,将报废车厢修到略带擦伤的九五新,再以同型车厢六成的价格卖掉。
    因为性价比高,交易一直都很顺利,只是有的直接给钱,有的用燃煤、废铁或其他物资抵账,有的钱物混搭。
    李铁也不挑,只要核算以后存在溢价,给什么都要,然后全部运回自己的地盘。
    燃煤自动收入煤栈,废金属直接分解,变成机修车间的物资储备。
    其他物资分类堆放,等到放不下的时候临时分解也都来得及。
    之后凡是遇到能修的报废车辆,就花点小钱买下,修好后低价卖掉,换钱,换物资,带回储备。
    不知不觉就让私房钱好看了很多,还截留了一辆宿营车,修复后做了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宜居改造。
    但是有一说一,车组账目依旧是资不抵债,而且李铁也发现这门好生意正在变得难以持续。
    一方面很难再找到具备修复价值的报废车厢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小镇这个市场已经趋近饱和,那些需要通过维修事故车辆,对上隐瞒行车事故的客户也不稳定。
    时间已经过去一周,是时候转换目标,解决人手不足和列车武备不足的问题。
    但首先要解决前身留下的执念,祛除灵魂与肉体磨合不良的隐患。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